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普罗密修斯把火种送给了人类,而自己却长年被锁在悬崖绝壁上,忍受着饥饿、疲惫和被鹰鹫啄食内脏的痛苦。马克思称他为哲学史上伟大的殉道者和圣道者。
莫名其妙,在采访完本书主人公,完成了全书写作构想,打开电脑准备敲动键盘时,笔者的思绪和情感,却鬼使神差地和去年写的《鹰击长空——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的传奇人生》这本书联系了起来。写下开篇几个字,我突然记起在写《鹰击长空》时,曾经读到的那个古希腊神话故事来。
(相关资料图)
这个故事悲壮而美丽。
诚然,本书的主人公周兴和先生和宋文骢院士之间还不能完全画等号。他们一个是草根出生从大山中走出来的农民,一个是哈军工毕业而今已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再者,他们发明创造的领域也不同,所取得的成就、创造发明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得到的社会评价也不同——但,笔者以为,有一点应该是共同的,那就是:凡取得了非凡成就的发明创造者,无一例外的都具有一种了不起的信念,都具备了一种常人不具备的牺牲精神,才可能有勇气在未知的天地中前行,才有可能绝处重生创造奇迹。所以,对周兴和先生和宋文骢院士而言,他们在探索科学技术未知领域中的那种胆识、那种睿智、那种艰辛、那种忍耐、那种执著,其实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
鹰击长空笑看云卷云舒。
鱼翔浅底静观潮起潮落。
一缕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失落在眼前的书桌上,面对着一大堆写作素材,我陷入久久的沉思。
是的,勇敢的开拓者把他的脚印刻在沙漠里,安逸的徘徊者只是把他的足迹留在沙滩上。沙漠和沙滩虽说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之间涵义,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人,自然各有各的活法。
安逸的徘徊者或许使人羡慕。
但勇敢的开拓者却令人尊崇。
曾在X 藏布达拉宫前的暮色中,见过一步一叩首朝圣的长者。这些朝圣者来自遥远的雪山,来自偏远的草原,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餐露宿,忍饥耐寒,历尽艰辛,用自己的身体丈量着高原的土地,义无反顾朝着心中的圣地长拜而去。尽管我不信佛,对他们这种苦行僧似的举动也持商榷态度。但每每见到这种情形,不知为什么,总会不由自主从心底里升起几许对这些朝圣者的敬意来——为他们的那份信仰、那份虔诚、那份执著、那份精神。
流动的是岁月。苦短的是人生。
翻阅着眼前的素材,我不禁又想起了高原上那些朝圣者。周兴和多年如一日苦苦的追求,其实和这些朝圣者也是有着共通之处的——只不过一个追求的是来世的圆满,一个追求的是今生的价值罢了。
百折不挠的忍者,才有可能到达他心中的圣地。
艰苦卓绝的境遇,才有可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天生奇才周兴和,
发明产品样样精。
造福人类无穷尽,
扬名中外结善情。
美籍华人、华侨界知名企业家廖聪明老先生热情洋溢地赋予周兴和先生的一首诗,为他的人生勾勒出一幅淡淡的素描来。
秋阳已经西斜,夜色渐渐浓了起来。静夜里,我一页一页翻阅着周兴和的人生档案,试图从他童年苦难的地窖里、少年艰辛的荒坡上、青年煎熬的夜色里、中年拼命的途程中,寻觅出他留在岁月中那些痛苦与悲壮、平凡与神奇、光荣与梦想的履痕来……
2021年9月5日,《廉政内参》第4期第38页“人民心声”栏目刊登标题“我国建筑和建材领域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其中第三节(第42页)小标题“愿星河新型材料的伟大发明得到国家大力推广,造福人类”的第七行摘要:“在当今中国,利用自己研发的高新科技成果走向世界的有两个人和两个项目:一个是袁隆平先生和他的杂交水稻,正在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一个是周兴和先生和他的秸秆建材,正在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合乎科技兴国的伟大战略。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