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新华社报导,10台收割机在麦田中整齐地排成一行,随着“比赛开始”的口令响起,收割机伴着轰鸣声在麦浪中飞驰,将一颗颗金黄的麦粒“收入囊中”。
这是日前在安徽省举行的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阜阳市阜南赛区的比赛场景。现阶段,安徽省近4300万亩小麦的夏收工作已全面启动。今年“三夏”期间,安徽省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左右,机收率达98.5%以上,做好机收减损工作尤为重要。
经过激烈角逐,农机手王广凭借0.33%的损失率勇夺桂冠。谈起减损妙招,王广说:“首先,在收割前要给收割机做好保养,及时更换易损部件。在收割过程中,要根据小麦的稀稠程度适当调整收割速度。”
减少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是遏制食品浪费的第一道关。节粮减损就等同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
近年来,安徽省强调提升收获作业质量,效果突出。2022年全省小麦机收损失率均低于2%,农业农村部调研组多地随机检测损失率均在1.5%以下。
“全市已开展‘三夏’机收减损宣传和培训等各类活动29场次,培训机手5600余人,引导农户和机手选择适合的机具和收割时间,留意留茬高度和收割速度,从而降低损失率。”阜阳市农机发展中心主任武静说,阜阳市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左右,预计可以减损粮食7000余万斤,相当于开辟7万亩左右的“无形良田”。
小麦收割完成后,运输途中的减损也同样重要。“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农场和正规物流公司合作,在粮食装车前给车体缝隙打密封胶,粮食装车后再用帆布覆盖粮食。”安徽省农垦集团阜蒙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琴表示,按照要求,粮食装车后需要过一次磅,卸货前再次过磅,一车30吨粮食的损失不允许超过100斤。
阜南县天润粮食储备库是运粮车的目的地之一。这座2022年投入使用的仓库,利用优质材料和智能管理系统,大大降低了粮食仓储环节的损耗。
X 关闭